市场研究协会 会员登录 | 入会申请
  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专访 > 从宝洁走出的调查公司
从宝洁走出的调查公司

访现代国际市场研究公司创始人/首席研究总监 吴应波

吴应波简介:
    现代国际市场研究公司创始人/首席研究总监。
    1985年开始从事市场研究工作。
    1990年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后,成为在宝洁中国的第一代市场研究人员。此后进入国内专业的市场研究公司工作。
    1995年创办现代国际,有着非常丰富的市场研究经验,对市场研究有深刻的认识。如今是欧洲市场研究协会(ESOMAR)的资深会员。 

访问员-宝洁-现代国际
    1985年还是大学生的时候,经同学介绍,替一家广告公司做访问员,进行入户访问,这是第一次接触商业市场研究.。之后在学期间, 陆续做过兼职督导、兼职编码员等。1990年研究生毕业时, 应聘进入宝洁公司,1993年离开,加入广州市场研究公司,1995年创立现代国际。
    宝洁的经历
    早期我在宝洁的经历,为我奠定了市场研究专业的技术基础,也使我对市场研究的认识得到了飞跃。而宝洁完善精细的内部营运体制,为我提供了很好的企业运营的解剖样板,虽然这个样板的成立有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规模背景,对很多本土企业未必能照搬应用,但至少它给了我对企业经营不少理念的体会,也对市场研究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和条件有了深刻的认识。这对我自己的企业营运、服务客户中对客户的指导建议,都有很深远的影响。例如,在服务本土客户的时候,通常都会对市场研究在该客户中的根基、成熟程度以及结果应用的刚性程度作出初步的判断,相应调整服务的呈现形式,以求研究结果在既定条件下能得到最好的应用。另外,因宝洁经历而打造的个人品牌和人际关系圈子,对早期创业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宝洁的经历已经是十六年以前的事情了,不少感受已经模糊,只记得同事工作氛围上的积极、进取,记得上司吴凯女士对工作的热忱和专业、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以及她在管理上的表率等,记得那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职员儿形成的多元文化的熔炉,当然也还记得那对细节的重视及其形成的压力。
    三大业务支柱
    1995年,我和我的拍档祝匡荣先生共同创立现代国际,在职能上,我分管研究和客户,运作管理出身的祝先生则负责运作体系的建立和管理。创业前三年,公司服务以项目执行为主;1998年起,开始向全面代理转型,客源重点也逐步由涉外(海外/外资)等企业,向本土企业转移;约2002年起,业务拓展开始在快速流通消费品领域的基础上,有行业重点地向移动电信和汽车方向延伸;发展至今,FMCG、移动电信研究和汽车满意度研究,成为现代国际的三大业务支柱来源。
    眼睛和耳朵
    市场研究行业应该是连接企业和消费者的一座桥梁,它是企业洞察市场和消费者的眼睛和耳朵,它帮助企业提供更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有赖业内包括客户和供应商各方的共同努力。如果客户端能够日益成熟,有助于推动市场研究供应商在行业技术和分工专业化方向的持续发展。这种成熟反映在几个方面:1)市场研究结果在企业内的应用机制是否清晰、牢固和深入,因为,企业大脑在收到眼耳反馈的结果后,需要有效指挥其各职能有所反应;2)对解决营销问题的各种市场研究方法手段的能否熟练掌握,大脑因此才能对眼、耳发出有效可行的指令;3)对供应商的特长需求是否清晰。而供应商方面,作为企业的眼睛和耳朵,首先要建立好和客户企业大脑的同步概念,就是要求有很优秀的把握客户需求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积累包括直接客户服务人员的善解人意,也包括供应商平时对客户需求的研究分析;其次,要发挥好眼耳功能,还需不断提高技术,增加辅助设备等,加强其看和听得功能。例如,作为眼睛,不仅要看到市场表象,起相机功能,还可以开发X光技术,透视事物的本质。而这种透视的能力,不仅是信息采集上,也包括分析解读的能力。而且,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技术的发展也将日渐分工专业化,例如,可以发展专门的检测中心,也可以发展擅长分析解读、结果应用指导的咨询专家,等等。这时,供应商要能有一席立足之地,必须找好自己的定位。
    求自保――面对危机
    本次经济危机来势凶猛, 影响范围深远, 在本行业, 最受影响的首先是涉外来自欧美的业务。可以推测, 对于在华的全球性的研究公司,其来自海外集团内的业务应显著减少;而以承接海外项目执行业务为主的代理日子也将很不好过。就国内市场研究需求而言,所受影响相对较小,但也难以置身其外,关键是信心和资金链的问题。金融海啸致使海外需求低迷,沉重打击我国出口,这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有多深,时间有多长,普遍还在观望,消费和投资信心因此深受影响;另一方面虽然以中国为市场的在华外资客户日子还行,但受母公司拖累,资金受到限制,投资步伐可能因此放缓,预算甚至下降。
    面对危机,市场研究企业首先是要做好自保,只有不倒下才能看到春天的到来,这个时候,要客观评估自己的业务能力,谨慎设计营运规模,放低身段,适度放缓投资的步伐,特别注意保证现金流的正常。其次,要卧薪尝胆,心态上要能与客户特别是老客户同甘共苦,资源上要适度保留未来腾飞所必需的弹跳力。
    民主集中的结合
    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的最高机构为管理委员会,由公司总裁、副总裁构成,所做决策分别由各分公司经理及业务拓展部、全国运作部等职能平台负责执行。而在主要最大的广州分公司,按业务重点方向下设事业部作为营运业务单位,负责业务的承接和执行。这样的管理模式中,管理委员会机构的目的是努力实现公司最高决策民主集中的结合,各分公司体制则是为发挥各地自主经营积极性并进行区域市场的拓展而设置;而广州公司下设的事业部制则是为落实公司业务发展重点,整合资源,构建专业分工优势而建立;全国性的运作平台则由运作总监统一规划发展,以保证全国运作执行平台的统一性和资源共享。
    流动难免,但需适度
    我们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与公司文化的目标和行业发展需要紧密联系。我们对人才的基础要求首先是正直、诚实,素质上要求自信、进取、求实、创新,办事有始有终,善于思考和与人交流合作等。人才选拔的来源广泛,基层主要来自院校毕业生。在人才选拔上,针对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选拔过程,其中对于基层新人的选拔,主要是与兼职实习结合进行。
    对于人才的流动,我认为人员流动是难免的,但必须适度。流动太快,企业将缺乏沉淀,难以稳定;没有流动,也将可能是死水一潭。但总体而言,我们努力追求稳定,尽力挽留人才。而人才的挽留,我们主要遵循几个原则:1)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2)力所能及的工作责任并给予完成责任的相应资源和培训支持,以助提高其工作的有序性;3)及时地对其工作表现检讨反馈;4)保证一定程度的超前责任和未来的进一步的发展空间,以维持工作的挑战性和对前途的期待;5)定期动态检讨上述4个原则的状况,及时调整,保证落实。
    在人才培训方面,我们主要有公司规章制度和文化的培训、市场研究知识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等,其中市场研究知识的培训我们还是迫切希望能得到外面资源的支持。
    特质
    诚信、务实是现代国际的特质。
    现代国际致力于运用我们对中国市场的充分认识和先进、成熟的技术以及可靠的质量,帮助有志于开拓中国市场的客户全面而深入地认识中国的消费者和市场,解决营销问题,推进有效的市场商务活动,从而取得在华市场的成功。在性格形象上,较为平易近人、温和细腻、体贴周到。
    核心竞争力
    现代国际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我们全国性高质稳定的运作执行体系,结合有本土特色的专业研究服务能力以及长期进行的重点行业知识的积累。
    源泉、生命、核心
    我们秉持的企业价值观是“专业、自信、正直、敬业、上进、协作和创新”,我们认为人才是源泉,质量是生命,技术是核心。
    对于年轻的行业协会有更有理解与支持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协会的工作,努力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将继续积极参加协会发起组织的各种活动、会议,也会按我们的需要继续安排公司员工参与协会组织的培训。作为华南地区主要的行业机构,我们将会承担起相应的角色,并为此出谋献策。协会工作开展中需要支持,一旦提出,我们一定尽力而为。
    行业正在迅速发展,许多新从业者对市场研究的认识还很肤浅,希望协会在行业规范的制订、更新和推广上多下功夫,以保证行业的有序和让从业者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盛,而许多企业包括客户端和供应商等难以独力承担人才的培训,希望协会能联合各方力量组建和进一步发展好培训的平台;最后,望能继续举办客户和研究公司共同参与的一些专项峰会,进一步发挥沟通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桥梁作用。协会自身的管理机制上有待于更新与完善,譬如入会的程序与审批,也应当与时俱进,定期讨论修缮,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与些同时,我们呼吁大家对于年轻的行业协会有更有理解与支持
    广州+温哥华
    我的爱好还算广泛,棋牌球类运动等,均有兴趣,,相对较喜欢羽毛球、乒乓球、Hiking等,平时有机会也喜欢探讨时事。时间上过去一年较多地逗留在温哥华,白天享受这里的山水和温和气候,晚上则经常透过电话参与公司事宜。今后则会经常往返广州温哥华两地。
    后记:
    由于吴应波先生一直在加拿大,我们无法更近距离地采访到他,只是大致列了一些我们需要了解的内容,请吴总亲笔撰文才得以完成这篇访谈,再此我们衷心感谢吴总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祝愿他和他的公司有更辉煌、更完美的明天!

        本文根据被访者原话录音整理,观点与叙事与本站无关。


友情链接
中国信息协会    国家统计局    涉外调查许可证办理    中国数据分析师官网    APRC    ESOMAR    GRBN    
 
CMRA微信公众号   CMRA微信号

关于协会 | 会员专区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21号北京一商集团大厦308室 电话:010-64087451,64087991

Copyright 2015-2025 www.cmr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才智达

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38404号-4 京ICP备1803840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