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晓东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采访是从小时候他住的四合院聊起。“那时候邻里之间特别亲,谁家做了好吃的都能闻得见,大家晚上还围在一起聊天。”也许就是童年的生活塑造了付晓东平和谦逊、与人为善的性格,使得他在从事市场研究行业最为辛苦的执行工作时也感到幸福指数很高。
入行初体验:“大课堂”学习氛围好!
付晓东大学时的专业是工业设计,毕业后本来打算从事相关行业的他因为熟人的推荐而来到统计局下属的华通工作,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市场研究生涯。当时他主要是做执行方面的工作,包括数据采集、质量控制等。“我那时候主要的客户是宝洁,当时因为对这个行业不太了解,所以希望通过做大公司的项目去锻炼自己。”如何抽样、入户,怎样使用入户登记表、派发回访,就是这些制定得极为详细的规范标准使付晓东在短时间内熟悉了执行的操作流程。“感觉这些项目像个大课堂,学到了挺多知识。”
对于在那个年代做入户访问,付晓东感触颇深。“有的时候到家里面被访者可能还给你倒点水,有的甚至还留下吃饭。”
虽然有的项目需要入户派发产品,一两周之后再去回访被访者对这个产品的感受,但是多次入户付晓东也没有感到很大的困难,“当时被访者接触这种类型的项目也不多,所以大家对这种入户的戒备的(删除)心理也不是特别强。被访者当时都非常配合这种样本的调查。”
在华通工作一年之后,付晓东经人介绍来到了CTR。“当时我的一个同事过来,就把我推荐到这里,那时候CTR也刚刚成立。”付晓东最初负责项目管理,“我那个时候就根据市场需要开发自主调查项目,像全国消费品方面的调查。通过这个调查了解全国范围内产品的分布情况、品牌知名度、品牌占有率这方面的指标。”除了参与年度性的调查,付晓东还负责建立固定样组调查网络。“当时由于公司刚刚起步,因此只在全国选取了十个重点城市作为自己的样本库。我主要负责其中几个城市的样本抽样、维护以及定期填写购买日记这样的工作。”
随着经验的积累,付晓东慢慢开始负责一些个案方面的研究项目。“例如全国范围的消费品调查,我们一开始是和统计局合作,每年公布一些数据,后来也和国内一些企业或者公司合作来调查。随着数据和标准的稳定,我们也联系一些客户进行数据销售,后期兼做一些客户服务方面的工作。”
管理提高班:从家庭式氛围到流程化管理
作为付晓东进入行业的领路人,华通对于他的迅速成长起到了指引性作用。“华通的培训很有针对性,包括项目的流程,数据采集的流程,控制的方法等等做的非常到位。当时客户的要求也很严格,从项目的培训、模拟、小结一直到访问员的陪访,客户都会全程参与。在这个方面和国内最大的客户合作,让我学到了很多不同类型项目的知识,对以后是很有帮助的。”除此之外,对于最初在华通的一年,付晓东也深深被团队家庭式的氛围所感染。“大家在一起工作气氛很强,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有人帮你,有人带你,我们有时候甚至到客户那边参加一些培训,这种轻松的环境让我进步很快。”
由于受到在华通团队家庭式管理的影响,付晓东最初在CTR时也延续这样的方式。
“一开始这个部门十几个人,大家就像一家人似的,有项目一起上,加班一起加班,要出差大家一起去,分别负责不同城市,没有特别明确的划分。”
但是随着项目量逐渐加大,付晓东感到应该有一个明确权利和责任划分。“我授予你一定的权利和责任,相应的你应该有一个指标,确保这些项目能够顺利地保质保量的完成。”除了观念和方法上进一步明确,CTR也逐渐设立了很多的体系,所有员工必须得按照这个体系去做,“现在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流程化的管理”。公司内部也设置了不同人员的考核标准,比如高级督导相应的岗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资质,需要完成哪些工作,与不同的人员应该怎样去沟通等等。“实际上就是一个岗位描述,我们希望更多的员工通过努力达到一个较高的级别,由督导到高级督导再到副经理,每个岗位的流程化、标准化也是一种人才晋升的激励过程。”
人员管理的重要性也是付晓东在市场研究从业十六年感触最深的一点。“每个人都有他的一些希望,一些习惯,如何把不同的人管理好,确实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事情。”不仅如此,有时还需要多个项目并行运作,如果缺少有效地沟通和协调管理,项目很难顺利开展。“保证整个过程不出问题就需要有比较好的管理体系和合理的人员架构方式(删除),这样通过培训和检查,才能够让督导自觉的完成这些流程。”监控每一个访问员或是督导都是不可能的,只有让他们能够自愿的按照流程操作、执行,才能保证在运作过程中少出问题,减少投诉。
“做事情一定要有体系,整个部门的人员架构(删除),都按照各自的流程标准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
带人才秘诀:选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如果说华通指引付晓东走上了市场研究这条路,那么CTR则帮助他进一步领略这条路上的绝美风景。“CTR最早是做收视率调查,也就是收集市场中的一些数据,然后汇总进行包装设计自己的产品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可以说CTR的项目类型,包括固定样组、广告监测、读者阅读率调查,对于付晓东在华通接触的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付晓东在CTR扎根十五年,对于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人才发展上也有自己的体会。“CTR有很多的产品线,针对客户的要求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产品,因此更需要具备统计学或者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储备,其他例如心理学、社会学人才的需求也相对其他公司多一些。”可见,CTR的人才发展还是非常多元化的。针对新员工也会有一系列定向培养,针对不同类型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员工工作一年左右,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还会有针对中层人才的培训。“我们会从外面请一些老师或者行业里的专家,针对中高端人才实施一些战略性、前瞻性的培训,让他们能够眼界更高、视野更宽、看得更远。”同时为了应对客户日(删除)需求的变化,CTR也从今年开始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方面的指导。
“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会分析每一位员工更适合什么样的岗位,做什么样的工作,然后提供一些相关的、更有针对性定制的培训,员工可以从人力资源部提供的课程里面选择和自己有关系的来上,就像选修课似的,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人才是怎样炼成的?付晓东认为能同时具备多动脑筋、学会沟通、忍住寂寞三个特点,才算得上市场研究行业的合格人才。
“多动脑筋”是付晓东对于人才的首要要求。在工作过程中要学会如何创新,不能循规蹈矩、僵硬地操作,而是能够提出一些好的方法和建议。“比如我们做项目的过程中就有人提出来到网吧里约一些被访者填问卷,这样我们也不用准备电脑了。还有一次做一个卡车的项目,我们访问员到广东长途客运站这些人口密集的地方,趁着司机休息的时候去预约,也找到不少被访者。” 主动地发现问题并且找到解决方法更有有(删除)益于数据采集的改进和提高。
对于督导的要求,付晓东认为“沟通能力”很重要。“我们一个项目需要督导和研究部门,其他相关部门,以及各地的地方站沟通。另外督导还要和我们覆盖不到的代理公司沟通,所以对沟通能力有比较强的要求。”此外,性格沉稳、做事踏实、协调组织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也是需要具备的素质。“督导在跟进一个项目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加班,现在项目的执行时间都比较紧张,短期内要完成一个大的样本,所以加班是经常有的一个事情。因为执行方面涉及的问题比较杂,所以督导需要及时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把各个方面都照顾到、协调好,因此工作量还是很大的。”
学历方面付晓东并没有特别高的要求,“我们的工作更多的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体会、总结。大专以上就可以胜任,经过我们培训,还有他在实践过程中感受的凝练,我觉得两三年以后应该可以做的很好。”学历高的人发展目标可能相应定的就比较高,“在我们这边做执行需要耐得住寂寞,所以他不一定能坐得住。”
坚守,是对行业的不变情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手里越来越有钱,民众的消费能力也越来越强,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后,大家对于高端消费品以及服务类消费品,如金融、旅游、保健、休闲娱乐这方面的需求会更加多样化,“很多不需要做市场调查的一些垄断性行业,也开始有市场数据这方面的需要,”因此付晓东认为未来市场研究未来(删除)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这也是他不曾想过离开市场研究的原因。
“从我们运作的角度来讲,有很多任务还需要完成,包括整个体系的建立,新技术、新方法的采用,怎么去提高数据采集的质量等等,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的,需要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一个交代。”
的确,数据采集是一个很关键的工作,它是基础,后面的一些分析、研究报告都是在这个数据基础上进行的,假如没有比较真实的数据质量,后面的分析也会出现问题。“我觉得自己至少要把数据这一环节做好,多一些努力就可以尽可能解决一些问题,无论对公司还是对行业的发展来讲都有一些促进。”
付晓东在工作中也会经常遇到一些项目,问卷设计得很长,而成本控制又比较严格。这个时候他总是和研究部门一起想办法改进项目。“我们可以通过拆分问卷进行一些优化,面访两个小时的问卷,可以先面访40分钟然后网上填表一个小时,利用这样的方式去解决。”付晓东也会对这些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案例分析,问卷长、成本低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质量,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毕竟其他一些公司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如果能够攻克这个难题,我自己觉得也是有点成就感。”
付晓东从小性格就比较平和、做事严谨,不太容易发火,这对经常需要面对繁杂问题,处理琐碎事情的数据采集行业契合度很高。他遇到问题从来不会断然发火,而是冷静的把问题的症结搞清楚。“遇到这样的情况也没有特别好的方法,你去抱怨,去发愁也没有用,我觉得我们内部首先不能回避问题,要和研究部门坐在一起把问题说清楚,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和客户解释。”平和的好心态使得付晓东总能在工作中理性地化解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误解。
付晓东平时工作很忙,很多大型全国项目需要和研究部沟通协调,针对执行中的问题制定改进优化方案,需要经常在各地出差,但就是这样他也能够平衡好事业和家庭,周末会去爬爬山,打打球,看场电影放松一下。
“这样的生活,我的幸福指数还挺高的”。
付晓东:
1994-1995年,华通市场信息有限责任公司
1995至今,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采访/撰文:刘向清/李赛
原话录音整理:摩瑞市场研究公司
本文根据被访者原话录音整理,观点与叙事与本站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