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由【JTBD2.0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带来的思考与实践总结的系列文章。该小组由CRMA副会长、品创方略创始人张弛发起,旨在聚集一批有想法、善分享的行业同仁,围绕特定行业与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与探究式学习。
协会从中精选出部分优质内容,陆续发布,愿与更多同行一起切磋共进。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共创与分享,不断提升用户与市场洞察在商业中的影响力,共同助力企业增强从洞察到创新的能力,进而帮助企业实现增长。
一、对于直播短视频获客和销售成交,什么是好的用户细分?
结论:一对一的销售过程,是非常好的用户调研和用户细分的过程,整个一个对一的销售过程,录音或者录像,拿出来研究,可以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域直播、短视频、朋友圈、私域直播、线下会销怎么做。
从直播短视频获客还有销售成交的角度来看,做用户细分的首要价值是:
•优先吸引和成交什么用户,单位时间ROI更高
•给每种类型的用户推荐什么产品、怎么说服用户购买产品
1.优先成交什么客户单位时间ROI更高
单位时间更高利润的客户类型,他们往往有以下三个特征的至少一个:高客单、高续费、较短的转化周期
a.高客单:客户本身有钱、问题不解决后果严重或者解决了收益很大
b.高续费:问题会长期存在、问题需要一段时间解决、想提升的意向度高、可以帮他不断解决新问题
c.较短的转化周期:负面情绪大、问题必须在短期内解决、习惯付费的人群
2.具体怎么识别?
a.高客单
i.客户本身有钱:有的行业可以直接问收入、问预算;有的行业侧面判断客户收入(比如客户是老板,且公司几百人,一般不会穷)
ii.问题不解决后果严重或者解决了收益很大:各行业具体判断,比如恶化后后果严重的疾病
iii.习惯付费的人群:特定行业:医美行业、讨好型人格里习惯花钱讨好的人都是习惯付费的人群;问之前做过哪些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找过其他机构付费吗、付了多少
b.高续费
i.问题会长期存在:各行业去判断,比如慢性病会长期存在
ii.问题需要一段时间解决:各行业去判断
iii.想提升的意向度高:问客户你最终想达到什么程度呢;或者客户主动关心长期提升
iv.有的行业客户需要做不断的提高:比如职业技能、职业发展规划
c.较短的转化周期
i.负面情绪大:问客户这事对你日常生活工作的有什么影响;客户的语气、话语内容本身有很大情绪
ii.问题紧急,必须在短期内解决:各行业去判断,比如来访者怀孕了但是跟男朋友闹矛盾要决定留不留孩子
3.给每种目标用户的产品和说服路径
a.遇到什么问题,有什么期待结果
b.需要用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c.匹配什么产品
d.每一个环节的阻力
i.阻力①分歧:每给出一个结论,问认可不认可,你觉得是不是这样
ii.阻力②行为障碍:比如觉得太难了
4.怎么解决这些阻力?直接销售测试,能不能解决很快就有答案
a.遇到什么问题,有什么期待结果:遇到了什么问题、现在想达成什么目标、做了什么尝试解决、结果怎么样
b.需要用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各行业判断
c.匹配什么产品:各行业判断
d.每一个环节的阻力:销售过程中推进不动了就是阻力出现了
二、用户细分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哪里?
缺少专业的用户调研技能,希望增强用户调研技能,可以更快、更准确地挖掘到更多用户的情况。一对一销售的过程虽然可以了解到很多的用户信息,可以应用在直播、短视频、朋友圈、会销里面,但是它比用户访谈做出的提问和追问要更少、获取的信息也更少,追问的细节程度也不如用户访谈,销售比较笃定的是可以怎么样说服某种类型的用户购买哪款产品,用户研究更能得到用户全面、细节的心理和行为过程。
三、有哪些工具可以帮助做到更有共识、更落地、更能指导产品规划的用户细分?
这次分享里,张弛老师给出了一个建议用三词法快速理解用户,我去张弛老师的视频号和公众号看了下三词法。我目前的理解是三词法可以总结用户特征,用户特征对直播和短视频的价值是,可以出一些短视频来吸引具有这类特征的人,哪怕他现在的还没有需求,但未来可能出现需求,那就有可能在未来买单,这个动作一般是账号做得相对比较成熟的时候去做的。我还在看张弛老师的大课,还在梳理中,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一对一访谈提问、追问、分析的能力,一定会有帮助。
作者|袁嘉豪
下周六(9月13日)计划在上海举办一场学习小组线下研讨会,主题为“如何构建用户场景”,感兴趣的朋友扫码添加小助理咨询报名。
|